河东区汤河镇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模式,坚持“全域规划、全面整治、全力提升、全民参与”,以建设文明、卫生汤河为中心,以提升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为重点,最大程度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干事激情,全面推动“双城同创”工作显新效。
一是建立“政务公开+责任主体”。根据《汤河镇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职责分工》,成立了七个工作组、七条专线,联合镇直部门、村“两委”建立起包片领导、包保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家庭五级责任主体。为每个村庄设置2-5个网格员,每个门头、商店等经营场所设置一名包保干部,并把网格员及包保干部信息在其管辖区域内公布,目前共有村级网格员143名,经营场所包村干部88名。通过全镇规划、公开责任主体,强化网格化管理,增强做好“双城同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各级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推进“政务公开+志愿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大喇叭、悬挂条幅、粉刷墙壁、环卫车宣传、进户指导等多方式、多途径公开创城进度、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很多村庄涌现出由党员、巾帼、退伍军人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主动参与到双城同创工作中,冒酷暑、顶烈阳、洒汗水,拔草、清渠、扫垃圾、清广告,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他因工作不能在“双城同创”一线奋斗的居民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他们捐款捐物捐机械,在炎炎夏日送来丝丝清凉,为“双城同创”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已累计清理200余条背街小巷、500余处野广告等。在“双城同创”工作中,每个人都是汤河的“名片”,发挥着“主人翁”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双城同创”工作中来。

三是加强“政务公开+督导检查”。印发了《汤河镇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成立督查问效小组,坚持“一线工作法”,每天对责任区域进行检查,对于清理不到位的片区进行督导,对整改期限内仍未清理到位的进行公开通报。对农村常见的“五大堆”进行重点突破,要求每一户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并纳入村规民约,对劝说制止仍不整改的群众,采取村委上门谈话、村内曝光等措施,督促其清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