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3-0000059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图文解读 | 发布日期 | 2023-01-02 |
文号 | 临政字〔2022〕138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文字解读:《临沂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临沂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过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临沂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先后对县区进行了多轮实地调研并主动在网站公开征集社会意见建议。同时,按程序在征求部门和县区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专家学者专题论证、评审以及风险评估工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二、原则亮点 规划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创新、集聚融合、绿色低碳、激励引导、供需互动、重点突破”的原则,本着“固根基、扬优势、强龙头、补短板、聚集群”的目的,加快构建临沂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规划》与市“十四五”规划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效衔接,设置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服务业7个专栏。着眼于全市产业布局优化,依托沂河新区、高新区及其他产业园区等载体,致力于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同时,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规划期内可争取的重大事项,如“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申报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试点”等。 三、框架内容 《规划》整体分为六部分。 一是基础形势。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形势。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227.3亿元,同比增长23.8%,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9.4%,是加快先进工业强势崛起、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迎来强大市场需求叠加国家扶持政策的历史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市场竞争、贸易壁垒、技术保护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压力。 二是发展思路。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以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集聚园区为目的,以培育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为抓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锻造战新产业引擎。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级创新平台30个以上;新增9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企业。 三是重点产业。立足现有基础和巨大潜力,做强现代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四大支柱产业,强力突破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服务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建设“沂蒙光谷”“沂蒙药谷”“沂蒙氢谷”等,加快构建临沂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四是空间布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市场化配置为引导,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一核多点”的空间布局,即依托沂河新区、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高新区将主城区打造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擎;依托各县区产业基础优势和特色,培育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产业集群。 五是重大工程。实施集群集聚、创新创造、数字赋能、系统支撑、开放交流和生态优化六大工程。比如,集群集聚发展工程提出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实施靶向精准招商,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创新创造引领工程提出加快推进临沂现代药物山东省实验室(沂蒙山实验室)建设,构建企业技术中心等多层级创新平台体系。 六是保障措施。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强化项目支撑、推进试点示范、实施评估监督等措施,发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班作用,统筹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和改革创新试点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