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文件 >> 市委文件 >> 正文
标题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3-000008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机关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23-11-24 发布日期 2023-11-24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加快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水网+”行动,构筑水安全保障网、水民生服务网、水生态保护网,建设水美乡村示范带、内河航运示范带、文旅融合示范带、绿色发展示范带,推动形成“三网四带”总体格局,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为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围绕“当引领、作示范”定位,积极探索可借鉴、可推广的“山区丘陵平原协同治理”的临沂水网建设模式,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全域水网建设推进中作示范;以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以兰山区和莒南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在“水美沂蒙”城乡融合发展水网建设中作示范;结合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探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水网建设中作示范;以构建“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为引领,全方位推动智慧化水网建设,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水网建设中作示范。

——水安全保障更加坚实。到2025年,重要河湖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防洪保护区、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重点涝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大幅增强,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

——水民生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到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10%、5%;新增供水能力3亿m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城乡供水一体化率90%,供水管道漏损进一步降低;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100%。

——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5年,确保沂河、沭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稳定,V类及以下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力争提前实现2025年国控断面上级目标任务,城区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清零;水土保持率达到76.5%以上。

——水美乡村示范带全面起势。扎实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到2025年,再创建30条市级以上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围绕乡村宜居宜业,立足乡村河流特点和保护治理需要,加强示范引领,带动更多水美乡村建设。

——内河航运示范带行稳致远。谋划推进陶沟河、绣针河通航,让临沂早日实现“通江达海”,从易到难实施水上游航建设,催生蓝色经济。

——文旅融合示范带蓬勃发展。到2025年,争创省级水情教育基地2处以上;加快水利风情小镇、园、村建设,创建60处以上水利风情小镇、园、村;打造“水美沂蒙”品牌,推出一批高品质的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

——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快推进。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深度节水控水,健全节水机制;加快水利机械装备制造及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推进饮用水产业和生态渔业发展,临沂水经济展现蓬勃发展前景。

二、聚力“水网+防洪安全”,筑牢水安全保障网

1.加快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围绕“两廊九脉、三纵一环、七横多库、通江达海”的现代水网总体布局,加快实施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加快蒙河双堠水库工程建设,论证建设蒙阴板崮前、兰陵惠民庄等水库。推进兰陵会宝岭、沂水沙沟、莒南相邸等水库增容工程。常态化开展工程安全鉴定,实施完成河东汤河薛店子闸、费县薛庄河一闸、蒙阴东汶河橡胶坝、临沭青云橡胶坝等一批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2.系统推进河道达标提标治理。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施河道综合治理,畅通“两廊九脉”市级防洪水网主骨架。加快沂河上游、沭河上游骨干河道治理,东汶河、梓河、西泇河等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到2025年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长度300公里以上。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邳苍郯新片区治理工程。配合淮委推进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前期论证工作。

3.全面落实防汛非工程措施。完善水网水文监测体系,提档升级传统监测感知网,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化水平。加快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挖潜湖库闸坝调蓄能力,搭建现代水网联合调度指挥系统,统筹实施汛期联合调度,提高水网智能化管理调控能力。完善极端天气预报预警和公共服务设施防洪排涝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完善流域、区域、城市协同匹配的防洪排涝体系。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风险水平。

三、聚力“水网+民生改善”,织密水民生服务网

4.谋划实施引调水工程。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实施陡山水库至石泉湖水库调水、沂河河湾水源向祊河补水、陷泥河引调水等一批引调水工程。论证实施跋山、沙沟水库联合供水工程、蒙阴县马头崮调水工程、平邑县大夫宁调水工程等引调水工程。配合省水利厅加快推进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前期论证工作。

5.持续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及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按照省级推动、市级统筹、县级落实原则,坚持全域化谋划、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市场化运作,在平原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山丘区建设区域规模化供水工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提升农村供水水质。

6.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用水需求。规划论证唐村、昌里、许家崖、马庄水库“四库连通供水工程”、蒙河双堠水库向城区供水工程;采取水库灌区水源置换等多种方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互联互通、统筹统调、综合利用,保障中心城区规划用水需求,切实提高城市供水安全。

7.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集中连片、渠系贯通、节水高效、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2025年完成马头灌区配套改造,推进新建刘家道口灌区、重兴灌区前期论证工作。开展大中型灌区水质监测,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推动农业生产减肥减药品质提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旱作农业。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0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在83.3亿斤以上。

四、聚力“水网+生态环保”,构筑水生态保护网

8.巩固提升水环境改善成效。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加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沂河、沭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稳定,V类及以下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和评估,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保障全市饮用水安全。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压实部门责任,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有效治理。

9.充分发挥水生态要素作用。以“让水流起来,让河活起来”为目标,强化重点河流水量保障。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展重点河湖湿地生态补水。以沂蒙山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重点,实施坡耕地治理、梯田整治、种植水土保持林等措施,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快沂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支持推进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拓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领域。

10.切实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2024年完成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限采区划定,优化调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从严开展水资源论证,限采区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加大水源置换力度,探索推进利用地表水、外调水等水源回补地下水。2025年,完成浅层地下水超采治理阶段性目标任务,基本停止深层承压水开采。

五、聚力“水网+乡村振兴”,建设水美乡村示范带

11.加快打造美丽幸福河湖。坚持全区域、整流域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幸福河湖。2025年,全市美丽幸福河段长度不少于1000公里,其中县级以下不少于800公里,力争实现美丽幸福河湖县域全覆盖。探索河湖生态价值转化,提升河湖治理保护能力和水平。

12.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加强区域水系连通,加快中心城区水系连通、沂水县城区及周边水系连通、临沭县水系连通、高新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采取水系连通、坑塘整治、人文景观设计等措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乡村,总结推广兰山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经验,高质量完成莒南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任务。

六、聚力“水网+交通运输”,建设内河航运示范带

13.统筹规划水运工程。在水利发展相关规划中统筹考虑内河港口、航道布局,在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统筹考虑河湖堤岸公路建设。协调推进水网与内河航运融合发展,谋划推进陶沟河、绣针河通航,让临沂早日实现“通江达海”,实现水网航运突破及水利航运新亮点。

七、聚力“水网+文化旅游”,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带

14.充分挖掘水文化潜力。加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谋划建设一批遗产保护标志性工程。深入挖掘丰富沂河、沭河文化内涵,发扬“导沭整沂”精神,研究沂蒙水史,将水文化理念融入水利建设全过程。支持建设水文化展示场馆和水情教育基地,到2025年,争创省级水情教育基地2处以上。

15.推动水利风景区集群发展。以重点河湖库为载体,串联河流水系沿线特色景区,形成水利风景区风光带。以沂河、沭河等为重点,统筹河、湖、库、渠、塘等水利风景资源,打造水利风景区集群。以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拓展水利发展空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水利风情小镇、园、村建设,推出一批水利风情生态旅游精品,体现浓郁的水利风情韵味。

16.培育壮大涉水文旅市场。围绕东夷文化、红色文化、兵学文化、圣贤文化、孝悌文化,以水为主题,推出一批高品质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打造“水美沂蒙”等品牌,因地制宜打造水利旅游景区景点。实施“水润蒙山”工程,让蒙山留住水,助力蒙山旅游发展。

八、聚力“水网+产业发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带

17.“以水定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等制度,持续完善用水定额标准,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和主要节水指标管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节水服务技术和产业发展,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科技成果产品,培育一批节水服务企业。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优先支持节水项目。

18.加快水利机械装备制造及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研发制造各类水工机械、优质输水管材等,培育一批骨干水利设施设备企业。支持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分散式处理和成套高新技术应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加快蒙阴县华皮岭等抽水蓄能项目实施。2025年,全市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

19.推进饮用水产业和生态渔业发展。鼓励发展直饮水、桶装水、瓶装水等产业,支持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饮用水企业。在保障防洪安全、水质安全、工程安全,服从防汛指挥调度、非常情况下水资源调度的前提下,遵循“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湖库大水面增殖渔业。科学规范发展休闲垂钓、休闲餐饮等业态,打造集渔业生产、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观光生态渔业基地。

九、保障措施

20.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层面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压实目标责任,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县区级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21.加强资金筹措。健全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对河道治理、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22.加强用地保障。加强重大水利规划跨部门协调,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现代水网建设需求,预留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规定缩小用地预审范围,简化用地预审审查,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先行用地。

23.加强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完善《临沂市沂沭河流域重要水源统一调度管理制度》,探索重要水源统一调度管理改革,提高水网运行效率。深化水价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阶梯供水价格体系。深化用水权改革,积极推动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强化技术集成应用,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24.加强工作激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强现代水网建设的决定,推进市县水网高效协同融合。组织开展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对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县区和单位,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新闻发布:临沂市召开“水利项目突破年”行动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